糖酸排骨论坛

首页 » 问答 » 常识 » 糖醋排骨,外皮酥脆口感鲜美
TUhjnbcbe - 2022/11/2 21:19:00

提起生炒排骨,可能大多数人都不知道,其实生炒排骨就是糖醋排骨。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一下糖醋排骨的做法。有个外地人来到广州,抱怨这么一个大都市,连个高水平的补鞋匠都找不到,罕见江南小城里那种沉湎于慢工出细活的手艺人。由此他断定这是一个浮躁而急功近利的城市。在我看来,他这才是浮躁而急功近利的结论!

广州街头的补鞋匠大多来自江南小城,至于北方之枳为什么跑到南方就变成了橘,个中有N个原因,但与广州手艺人无关。广州的手艺人不在街头,而在餐厅和发廊里面。广州手艺人对技术的迷恋就像剑侠对剑的迷恋,古龙笔下的剑侠,负剑走天涯,人在剑在,片刻不离。我见过一位五星酒店的西厨,接近剑侠的境界:他上衣表袋里永远插着一套锃亮的微型刀叉,细看之下共有四件:一支条形温度计,一支小刀,一支小叉,一支小汤匙。

他刀叉不离身,随时随地快速出手——试菜。比方,一块牛扒有几成熟,达不达标,掏出温度计插入牛扒里面测试一下,答案立现。

中餐跟西餐的标准不一样,它忽视量化,比较模糊,但却往往直抵本质。考验一个中厨,只须用肉眼和嘴巴——感官检测。

从前,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顺德清晖园,住着钟鸣鼎食之家。清晖园庭院里有一棵海棠树,海棠花盛开的时候,有碗口那么大,清丽绝尘,气度非凡。在当时,这种名贵花木,寻常人家不得擅自栽种,只有皇上赐种才行,于是成了等级标志,清晖园的显赫由此可见。有一年清晖园招聘私厨,轰动四乡,各路高手纷至沓来。不过,高手过招,比试的却是三道家常菜,其中一道是生炒排骨。

为什么选生炒排骨?清代广州一口通商,“十三行”贸易轰轰烈烈过两百多年,全世界的白银从这里流进中国。到清末,西关一带,外国客商云集,“肉林酒海,无昼夜,无寒暑”。外国人最爱吃的中国菜,就是糖醋排骨。可以说,“生炒排骨”是应对时尚的一道考题。

生炒排骨就是糖醋排骨。比试的时候,主人家只给三件排骨,做坏了无法重来,要求做到酸甜适口、内嫩外酥、色泽鲜亮。这道菜的难处在于油温不能太高,也不能太低:太高,就会内未熟而外先焦;太低,排骨就会含油,影响口感和卖相。所以对火候的控制是个关键,要做到内嫩外脆,排骨要炸两次:第一次是将排骨炸至八成熟;第二次是把排骨炸到外皮酥脆。

传统的芡汁是用山楂汁调和的,甜、酸先兑好,下锅再试盐,调至三味平衡,汁液要不多不少,浓稠适中,刚好裹得住排骨,吃完了排骨,碟里不剩汁液。

只可惜,后来酱料多了,厨师们就偷工减料,用瓶装茄汁代替了山楂汁,反正外国舌头咂不出差别来,只图多快好省,这才导致了真正的含糊。

在家里做生炒排骨,要备新鲜排骨克,青红椒克,葱白段25克,鸡蛋1只,干生粉克,甜醋克,蒜茸1.5克,精盐3克。先把新鲜排骨洗净斩件,用盐水腌拌一下,再与鸡蛋浆和匀,拍上干生粉。青红椒切片。中火把锅烧热,五成熟即把排骨件放入锅里,用筷子拨动,不要让排骨粘连,受热不匀,炸至微微泛黄,离火,捞起,放在一只底下垫了碟子的笊箕上滴干油汁。

过一阵,等排骨稍凉,再把锅重新放回炉上,小火把排骨炸至酥化,捞起再放笊箕上,让排骨上的油汁滴尽。热锅,放入蒜茸爆香,随即放入青红椒,翻炒一阵,加入糖醋。用生粉兑淡汤或者兑清水,调配芡汁,放锅内,用筷子快速搅拌至起稠,再把滴干油汁的排骨件倒入,加上葱白,淋上包尾油,炒匀上碟,要让排骨达到内嫩外脆的口感,在家里也得学会控制火候。

排骨一定要分两次炸:第一次排骨入锅,炸至七八成熟,马上捞起;第二次用慢火把排骨炸到外皮酥脆。在这个菜里,勾芡不可或缺,芡汁令口感软滑,把溶于菜汁里的各种营养物质,随着糊化的淀粉一起粘附在菜肴的表面,更重要的是,高油温会形成对人体有危害的脂肪酸,芡汁正好把脂肪酸聚合物分解掉,保障我们吃得安全、健康。

更讲究的,不用甜醋,而用山楂汁,山楂汁才是最传统最正宗的芡汁。山楂干如今超市仍有售,买一袋回来,用克煮水,加黄糖,甜、酸度依各人口味兑好。起锅,爆香蒜茸,倒入山楂汁,再放少许盐,调至甜、酸、咸三味平衡。

1
查看完整版本: 糖醋排骨,外皮酥脆口感鲜美